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庚伢子的故事》——雷锋的偶像

小编丫丫 政法频道 2023-04-03




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表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题词后,全国各地由此开启了学雷锋热潮。长沙市广播电视台推出六集微纪录片《庚伢子的故事》,追寻60年前的雷锋故事。上一集我们讲到雷锋不仅是时尚的弄潮儿,还是一个文艺积极分子。他的形象在火热的新中国建设实践中不断地建构,逐渐变得丰满、立体。小学生活即将结束,毕业之后的雷锋又面临哪些选择呢?

这是收藏于湖南望城雷锋纪念馆里的一张珍贵历史原照,拍摄时间是1956年7月15日,雷锋就读的荷叶坝完全小学第一届高小学生毕业的日子,雷锋是继续读书?还是就地参加农业生产?



雷锋小学毕业发言


亲爱的老师、同学们:


我们小学毕业了,基本教育受完了,大家很高兴感谢党、毛主席和老师。


我们今天毕业真高兴,大家比我更高兴,能升入高一级学校,学更多知识,更好地建设祖国。我响应党的号召去当新式农民一一做个好农民,驾起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,将来要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,将来要做个好战士,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,做人类英雄。


同学们,让我们在不同岗位上竞赛吧!


老师们,你看我的行动吧!





这段话记录在湖南望城荷叶坝小学教师夏柳的教师笔记上。当时雷锋用好农民、好工人、好战士这三个词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期许。


“高小毕业那时候就是小知识分子,雷锋表态要当新式农民。冯大姐当时是养猪模范,雷锋讲向冯健学习。”雷锋的同学谢迪安说。

谢迪安口中的“冯大姐”是比雷锋大三岁的的冯健,望城有名的养猪能手,被评为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、全国劳动模范,先后三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。

“他曾经寄过一张照片给我,照片后面写了这样几句话,‘冯健姐姐,我永远向你学习,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。’”冯健说。


1956年11月17日,雷锋在彭德茂乡长的引领下,来到望城县委机关报到,给时任县委书记张兴玉做通讯员。

“我走进望城县时候,看见大楼前挂了个牌子,上面写着‘中共望城县委’这几个大字,当时我就特别高兴。我想到这样一个穷孩子,可以在这样大的机关里工作,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。”雷锋生前曾说。

那年冬天,雷锋在张兴玉家里,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偶像冯健。

“这个时候雷锋好像见了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似的,他跑到我的面前,毕恭毕敬地敬了一个礼。”冯健回忆到。

热情、勤快、好学——这是雷锋当年留给望城县委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印象。由于工作的需要,雷锋可以经常和冯健见面,并十分留意冯健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观察偶像是怎么学习,怎么工作的。


“他是手不离笔身不离书,走到哪里他就学到哪里。”冯健说。

有一次雷锋不解地问冯健:“健姐,你在农业社是干部,为什么要去当饲养员养猪?”


“我就反问他,是不是养猪就低人一等呢?我们的国家需要建设,要钢材。我们要用猪肉出口,可以换回钢材,这是个多好的事情啊。只要是党需要,国家需要,我们就应该去做。”冯健表示。

十六七岁的年纪,正是雷锋人生观、世界观和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,早年影响雷锋一生的3个人在此时都已出现,一位是对孤儿雷锋倍加呵护的彭德茂,一位是雷锋学习的榜样冯健,还有一位则是对雷锋人生起步具体指导过的张兴玉。

“我父亲很喜欢跟他讲先进人物的故事,像刘胡兰的故事、黄继光的故事。同时我父亲还送给了他一些书,像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
叮嘱他一定要看书学习。时任望城县委书记张兴玉的女儿张秀芳说。


张兴玉书记经常用“知识就是力量”这句格言激励雷锋,并要求雷锋一边学工作一边学文化,掌握更多的有用知识。一本方志敏的《可爱的中国》,一本吴运铎的《把一切献给党》,一本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还有《毛泽东选集》《毛主席语录》,是雷锋当时反复研读的书本。


“雷锋很早就接触了毛主席的著作,可能毛主席的话也很符合他的心情,他一下就钻进去了,他后来就一直爱读毛主席的书。”张秀芳表示。

1957年5月,19岁的冯健作为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,第二次进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。从北京回到家乡后,雷锋就缠着冯健给他讲见到毛主席的情景。

“毛主席讲话是讲什么样的话?是讲普通话还是讲长沙话啊?还是讲韶山话啊?毛主席走路是个什么样的姿势啊?穿的什么衣服啊?什么鞋子啊?问得非常详细。”冯健表示。

冯健看到雷锋那么迫切地想见到毛主席,就经常鼓励他说:“要努力地工作,叫你干什么,你就老老实实、扎扎实实地去做。”

在雷锋的成长历程中,无论是书本上的共产党员,还是身边的共产党员,对雷锋的影响、教育、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雷锋短暂一生,正是以他们为榜样,一步一个脚印,向着远大理想的高峰攀登。


简介:《庚伢子的故事》六集微纪录片是由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、长沙市文明办、长沙市广播电视台、湖南省雷锋纪念馆联合出品,长沙广电新闻中心制播,挖掘雷锋童年和青少年时期,在家乡生活工作鲜为人知的点滴,探索他人生观、价值观形成轨迹,探寻雷锋精神的内生成因,回答“为什么是望城走出了雷锋?”“雷锋为什么能红?”“雷锋精神如何在长沙生根发芽,走向全国?”等问题,解析雷锋之问的时代答卷,展现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赓续传承。


请继续期待

《庚伢子的故事》

第四集 “螺丝钉的故事”


“未经作者授权,禁止转载”


有事找记者

上“我的长沙”APP《我要找记者》专区


记者:林馥蕾  编辑:丫丫
政法频道3·15线索征集令来了:您有“料”,我来“曝”!

又又又满了!刚刚,岳麓山、橘子洲景区发布提醒


男子第一次陪妻子旅行,回来时却多了3个人!


你“在看”我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